新式「水下帳棚」,讓水下露營成為可能
撰文: JENNIFER S. HOLLAND
編譯:蔡雅鈴
海洋空間居住艙是潛水人員使用的一種可攜式維生系統,比起常用的水肺,它能讓人潛得更深而且待得更久。在這個可充氣的「帳棚」裡,幾個潛水人員可以同時往上游進入乾的艙房裡減壓,以避免因太快上浮到水面,使得氣泡聚積在身體血液和組織裡而產生的「潛水夫病」。PHOTOGRAPH BY MICHAEL LOMBARDI, NATIONAL GEOGRAPHICP
自從1940年代早期,雅克.庫斯多(Jacques Cousteau)迎來現代的水肺(SCUBA)時代的黎明之後,海洋探險者就一直在尋找能讓人在海裡待更久的新方法。受限於氧氣罐的容量大小和在壓力影響下的人類生理機能,使用水肺的潛水人員必須週期性地上浮來呼吸,有時候只差那麼幾分鐘就能到達海底。
請進入海洋空間居住艙(Ocean Space Habitat),它的構想是成為一種水下「基地營」。
這個最近獲得專利的充氣式海洋空間居住艙是由《國家地理》雜誌探險家麥可.倫巴德(Michael Lombard)和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副教授溫斯羅.博樂森(Winslow Burleson)所共同設計,是一種可攜式維生系統,提供給那些想要在普通水肺允許的範圍之外潛得更深且待得更久的潛水人員來使用。
深海的麻煩
使用常見的自給式水下呼吸設備(SCUBA,或稱為水肺)會有幾項限制。首先,因為人類在愈深的海底消耗空氣的速率愈快,所以潛得愈深代表能待在海底的時間越少。而且若要安全地上浮到海面,需要在好幾個深度長時間停留,等待身體適應壓力的變化。不正確地上浮會造成俗稱「潛水夫病(the bends)」的減壓症,也就是氣泡聚積在血液或組織裡。而用高壓艙來治療這種危險狀況可能既困難又昂貴。
「我們去過很偏遠的地方,如果你在那裡得了潛水夫病,就可以就準備跟這個世界說掰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水下攝影師珍妮佛.海耶斯(Jennifer Hayes)說。在那種沒有急救設施的地方,她和夥伴大衛.都必列特(David Doubilet)都被迫要很保守的潛水,這對他們的工作影響非常大。
安全第一
倫巴德和博樂森設計的居住艙就特別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倫巴德受到一些在潛水時驚覺「慘了」的經驗啟發;也就是當他在外海碰上空氣供應快速減少,為了減壓又需要花更長時間停留在水中時。他想要設計一個呼吸室,不僅可以禦寒和避開掠食者,還能用來減壓、緊急救護,以及「更淋漓盡致地運用時間。」
在他們這個充氣式「帳篷」裡,幾位潛水人員能同時進入乾的艙房內,脫掉裝備、交談、進食、處理樣本,甚至在減壓過程中睡個覺。
在遇到緊急事故時,「這種水中的再壓庇護艙(recompression shelter)就會發揮很大的好處,」海耶斯指出:「就是在討厭且可能有生命威脅的時候,讓潛水員能互相溝通。」
另一項明顯的好處就是保存空氣。特別是對目標是追逐那些轉瞬即逝的野生生物的攝影師來說。海耶斯表示:「多幾分鐘的空氣,結果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差異。」
使用海洋空間居住艙,潛水人員能依照需求移動這個可攜帶又負擔得起的「帳棚」。這使得在更多樣的地點進行更多潛水活動得以實現。PHOTOGRAPH BY CENGAGE, NATIONAL GEOGRAPHIC
承受壓力
自從1930年代後期的初次測試以來,「飽和潛水」這種讓潛水人員長期承受水壓,而非不斷升降以適應水面壓力的潛水方式,讓人們能更頻繁地深入世界各地的海洋。
能讓潛水員停留更久的海底「居住艙」不是什麼新點子:例如最簡單的潛水鐘(diving bell)已經存在數十年了,而且還有許多很有創意的版本。(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的人類學家肯尼斯.布洛德[Kenneth Broad]指出,洞穴潛水員早就知道把牛隻飼料槽翻過來卡著洞穴天花板以達到目的,雖然沒有適當的更換氣體的話,裡面的二氧化碳可能會飆高,「所以請勿在家做此嘗試。」)
如今海洋石油業和其他商業性遠洋產業有資助飽和潛水的設施,包括在水中和船上的(加壓)艙房,而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也有一個叫做水瓶座(Aquarius)的水下基地。它是唯一一個為科學而建的這種基地,能讓研究人員在佛羅里達州的拉哥島(Key Largo)附近的珊瑚礁連續工作數天、數週或甚至數個月,在工作完成前都不需上到海面換氣。
可以隨身攜帶
不過水瓶座不是個活動式的基地,而新的「帳棚」卻是可攜式的,它的製造者說明,帳棚的主要結構可以打包,而且能像行李一樣拖運,潛水人員可以根據需求把它拆開,到另一個地點再重新充氣。「這種便於攜帶的裝置會是科學探索的工具庫中,最受歡迎的新選項。」布洛德說。
另外,它也是負擔得起的,買它花得錢比某些單次的潛水花費還要少。「我喜歡說它提供一種真正『沉浸式』體驗的機會,」倫巴德在一則電子郵件裡寫道:「比起用常見的水肺方法來潛水當個短暫停留的訪客,這個帳棚讓我們能帶多一點兒收獲回家。」
「它也可以是個很珍貴的共享資源。」他補充說,這適用於那些有興趣進行長時間水下科學遊覽,或甚至是舉行水下茶會和野餐午飯的團體。
博樂森指出帶著居住艙潛水「就好像把森林裡的短健行變成整個週末的露營之旅。居住艙讓人能做更多想做的事,不論你是攝影師、珊瑚研究人員或公民科學家。」
不過最令人興奮的,是這個工具對那些通常不在海面下工作的人所代表的意義,他說。「想想看如果有個潛水通常不會超過一小時的遊客,變得能待在水下,體驗從白天到薄暮、再到天黑的這些神奇轉變時刻,經歷各種生命一一浮現的過程,」他說:「人們對海洋會有全新的認識。」
專利的申請才剛剛完成,博樂森和倫巴德就在為新的探險尋找夥伴,「對那些樂意探索各式可能性的潛水員,希望他們能來找我們,」他說:「我們已經準備好要出發了。」